江西财经大学与华坚集团共建“产教融合埃塞俄比亚实训基地”;南昌工程学院与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共建“水利水电工程海外技术培训中心”……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江西“高教出海·产教融合”校企对接会上,省内一批高校和企业携手“扬帆出海”,服务企业海外事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省33家企业在67个国家在建工程项目达695个,累计完成营业额超476亿美元。同时,我省565家企业在1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881家境外企业和机构,校企携手“出海”前景广阔。
如何引导全省高校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省内企业“扬帆出海”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一直以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推动高校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今年年初,专门印发《江西省高校对外开放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部署开展“引进资源、伴企出海、留学江西、人文交流、港澳台合作和国际化研究”等六大专项行动。其中,“高等教育伴企出海”行动实施以来,已有南昌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共建光合作用与低碳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江西工贸学院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共建“中巴粮食国际学院”、成立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一批成果。
“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求是首要的,尤其是复合型技术人才。”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婷表示,高校在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希望省内高校设立与企业海外发展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当前,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以“出海”为契机服务“走出去”企业,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精准培养。
共建基地为高校携手企业“出海”聚力赋能。华东交通大学与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的“智慧矿山产学研实践基地”6月24日揭牌。实践基地将为中鼎国际印尼露天煤矿开采项目智慧化建设提供最新数字化技术支持和国际化专业人才支撑。
“职教出海”则以“技术”为纽带,为合作国开展技术技能人才的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实习实践机会,也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主要负责人介绍,学校与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伊朗东阿塞拜疆设立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拓宽了“产教融合出海”新领域。
不仅技术服务“出海”、产教融合“出海”、技能培训“出海”,高校还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出海”、文化交流“出海”。
2012年,赣南师范大学与塞拉利昂大学携手创办了西非第一所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12年累计培养了近3万名汉语学习者。如今,该校正积极组建“塞拉利昂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这意味着能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上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和文化交流。
据悉,我省还将谋划更多务实举措,丰富和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伴企出海”行动取得更多扎扎实实的成效。
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4-07/18/content_144396_1059082.htm